| 暂存书架(0) | 登录

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34

题名/责任者:
左道:中国宗教文化中的神与魔/Richardvon Glahn 廖涵缤译
出版发行项: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ISBN及定价:
978-7-5201-2515-4 精装/CNY79.00
载体形态项:
429页, [13] 页图版:图 (部分彩图);22cm
统一题名:
The sinister way : the divine and the demonic in Chinese religious culture
其它题名:
中国宗教文化中的神与魔
个人责任者:
万志英 (Glahn, Richardvon)
个人次要责任者:
廖涵缤
学科主题:
宗教文化-研究-中国
中图法分类号:
B929.2
书目附注:
有书目 (第367-414页) 和索引
提要文摘附注:
本书是第一本深入研究中国宗教文化中左道之地位的著作。本书概述了从商代至明代中国宗教文化的主要发展过程,着重于中国宗教文化中的邪魔,那些在“命运”之外朝着不良方向引导人类生活的力量。万志英认为,中国宗教信仰和实践的历史过程呈现两种基本倾向,一方面是佞神和驱邪,另一方面是相信宇宙中道德平衡的作用,这两种基本倾向总是处于紧张状态之中,并且两者都受到邪魔力量,即具有邪恶本性的神祇和精灵的侵扰。这两种根本倾向对中国宗教文化产生了持久影响。在这一背景下,万志英探讨了帝制中国宗教史上两个主要转型:首先,在汉代,那种古老的、认为神灵即是令人敬畏的祖先的看法,被一种新的神灵观念所补充甚至取代,神祇们有时被视为是一些悲惨可怜并心存报复的鬼魂。这样,神与魔在流行的神祇象征中相互交融。其次,万志英继承了韩森、韩明士和戴安德(Edward Davis)的观点,将信众们依赖于与地方神灵进行直接的交流,视为“中国宗教文化之宋代转型”的主要特征。万志英将这种发展称为“仪式的通俗化”,并将其与上文所述的“通俗宗教”的定义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强调俗众的信仰、实践与佛教、道教的意识形态以及主持仪式的法师之间的互动。在讨论宋代和晚期帝国宗教文化的章节里,作者重点将五通神作为个案研究,探讨了中国神灵象征的可塑性,以及神灵们的二重性。他写道,五通神信仰起源于山魅传说,表现了人们对陌生地域的普遍焦虑。五通神后来变成了一位佛教圣徒,它将婺源从疫病中拯救出来。到了晚明,它已经转变为整个江南地区的财神。这又一次展示出一位神灵变化无常的特性,它既可以任意施舍,又可以任意攫取财富。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馆藏地 书刊状态 还书位置
B929.2/1441 72231953   社会科学第二书库(8F)     可借 现代技术部(1F)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CADAL相关电子图书
借阅趋势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下面显示的内容
  证件号 条码号 Email
 
姓名:
手机号:
送 书 地:
收藏到: 管理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