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存书架(0) | 登录

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49

题名/责任者:
普惠金融:前沿探索、动机考察与效应评估/李林阳著
出版发行项: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20
ISBN及定价:
978-7-5136-5213-1/CNY69.00
载体形态项:
195页;24cm
并列正题名:
Financial inclusion:progress, motivation and impact
其它题名:
前沿探索、动机考察与效应评估
丛编项: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博士文库
个人责任者:
李林阳, 1989- 著
学科主题:
金融体系-研究
中图法分类号:
F830.2
一般附注:
西北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NO.71803150) 资助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专项 (NO.18JK0756) 资助 西北大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孵化项目 (NO.17XNFH050) 资助
责任者附注:
李林阳, 现任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讲师。
书目附注:
有书目和索引
提要文摘附注:
近年来, 国际组织及各国政府大力推进普惠金融, 旨在消除极端贫困和促进经济增长。然而, 有关普惠金融的诸多问题仍有待回答: 全球范围内推进普惠金融的进展如何? 激励家庭进入金融市场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引导商业银行向贫困人群提供适当的金融服务? 普惠金融是否对贫困人群产生福祉效应? 本书基于金融市场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两方面数据来源开展实证分析, 并逐一回答上述问题, 进而明晰普惠金融的发展进程、参与动机和福祉效应。本研究的调查结果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该分析明确了家庭申请银行借贷的不同动机。通过观察信贷申请者的行为特征, 银行和政策制定者可以依据此来预测借款者将如何利用信贷, 并预测普惠金融可能带来的经济后果。如果攀比效应主导家庭金融行为, 那么金融机构应该更多地依赖于审慎监管来筛选那些有很大可能增加炫耀性消费的申请者, 即那些表现出严重的收支不平衡的人。通过对信贷申请者的社交网络成员的消费习惯进行调查, 贷款人员能够评估申请者的潜在违约风险。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馆藏地 书刊状态 还书位置
F830.2/447 72346829   社科书库(3F西、北)     可借 现代技术部(1F)
F830.2/447 72346830   社科书库(3F西、北)     可借 社科书库(3F西、北)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CADAL相关电子图书
借阅趋势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下面显示的内容
  证件号 条码号 Email
 
姓名:
手机号:
送 书 地:
收藏到: 管理书架